一九八六年X月X日 星期五 多云
下午出坑道看天好,想到红岩山口试一下,能不能拍到反映战场全貌的照片。
背上挎包,带上照相机往红岩山口出发。
我曾经在阵地上好几个位置都能看到红岩山口,所以我想在红岩山口也能看到战场的全貌。
以前多次经过红岩山口,这里是122火箭炮阵地。今天去,火箭炮已全撤走了,有几个战士在原有的炮位上整理。我知道,撤走的是配属我们的炮兵部队,整理阵地的是刚接防的兰州军区的炮兵部队。
在山口转了一圈,还真找到了可以观察整个战场正面的位置。左到八里河东山,右到老山主峰。
就在我拿着相机取景,等待光线摁快门的时候,被整理阵地这帮战士给围了起来,硬说是越南特工,要带走。真是气不动,刚上阵地,草木皆兵,倒也可以理解。
面对着长枪短枪手榴弹和锹镐,冷静冷静再冷静,在避免对方出现过激行为的前提下,谨慎对话,终于通过口音,辨别出了老乡,化险为夷。
一时间,大脑里竟涌现出许多电影里我知对方是友,对方以为我是敌的场景。没想到这种戏剧性的场面在这样的战场竟让我碰上了,好笑,可真的好险。要是真的栽在他们手里,有个三长两短,不要为自己可惜死了。
那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大江大河都过来了,没想到在阴沟里还翻了船。
昼情正常,阵地落弹119发。
伤亡:1725,四连战士单XX在左2号阵地4号哨位遭敌炮击负伤,部位:头、腿、腹。
夜情正常,阵地落弹135发。

红岩山

老山

南榔

八里河东山

通往662.6高地的急造公路
一九八X年X月X日 星期六 阴
今天,团里召开了由营军政主要领导、司政后有关人员参加的作战会议,主要内容是部署交防工作。团长传达了师指关于交防的命令,下达了交防的任务、决心。
从今天起,整个交防工作算是正式进入准备。
作战情况:
昼情正常,阵地落弹88发。
夜情:
2219,235号阵地6号哨位有敌2人偷袭,投弹5枚,伤敌1。
阵地落弹117发。
一九八X年X月X日 星期日 阴雨
0530,友军战斗骨干按计划到达,就象我们当时接防一样,首批进入阵地的人员由我们阵地上的骨干分批带入阵地。
0630,乘着晨雾,特务连(欠五、九班)分乘三台车辆撤离阵地,出发到德厚街,为大部队到达休整打前站。随后,运送物资的第一批车辆共十台离开阵地,驶出红岩山口前往德厚街。就此,交防工作开始进入实质阶段。
作战情况:
昼情正常,阵地落弹85发。
夜情:
2310,左1号阵地2号哨位发现阵地前有一灯光,投弹后消失。
2430,左2号阵地东约25米处,有敌2、3人偷袭,起爆定向雷伤敌1。
阵地落弹109发。
事情的同志要去马关,请人家办事就要替人家做事,帮人家跑一趟。正好,我也想去马关。马关虽不是这次轮战的战场,但在79年的那场自卫还击战中是主战场之一,名气也是很大的。
从马街向南,走了并没有多长时间就进入了马关县。在进入马关县城前,先经过马关烈士陵园。这是一座为79年那次自卫还击作战修建的烈士陵园。看上去远没有磨山烈士陵园那么大,那么气派,那么雄伟,多少有点零落的感觉。不知道多少年后,磨山烈士陵园会不会也是这样。
从马关返回到马街,处理完事情后,急着往阵地上赶。到麻栗坡时天已黑了,从安全考虑没再往前走,晚上住在了云龙旅社。今天早上返回。
昨天作战情况:
昼情正常,阵地落弹114发。
伤情:235号阵地2号哨位孟XX,山东高唐人,被60迫击炮弹炸伤右臂、右大腿,轻伤。
夜情正常,阵地落弹77发。
今天作战情况:
昼情正常,阵地落弹92发。
夜情:
2307,负4号阵地3号哨位敌2、3人偷袭,引爆定向雷1枚,敌退。
2310,负2号阵地2号哨位敌3、5人偷袭,引爆定向雷1枚,敌退。
2317,左1号阵地2号哨位下方30米处有人影。
2220,213、203号阵地和634高地均有小股敌人偷袭,九连60迫击炮射击后,情况恢复正常。
阵地落弹84发。
一九八X年X月X日 星期三
随着友军骨干进入阵地,友军保障的装备也开始陆续进入阵地。但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装备要比我们先进到一个时代。
轻武器不说,单运送伤员的用的就是装甲输送车。今天在零公里就看到两辆涂有大大的红十字的装甲输送车从身边呼啸而过。当兵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装甲输送车实物。想起我们刚接防的时候
,好不容易申请两辆全新的前后驱动的东风牵引车运送伤员,就觉得很了不起了,让其他部队羡慕得不得了。
同样是步兵,为什么他们就能装备装甲输送车呢?
百思不得其解。
昼间情况:敌从1230—1630,对我防御正面实施了全面炮击,阵地落弹270发。
219号阵地8号哨位被炸塌,损坏冲锋枪1支,弹匣2个。
伤亡情况,1254,二机连排长张XX,在左1号阵地排指洞被冷炮炸伤,牺牲。
夜情:
2330,203号阵地1号哨位前有人爬动的声音,60迫击炮打击后,消失。
2250,左3号阵地1号哨位前20米,敌3人偷袭,操纵定向雷后敌退。
阵地落弹92发。
一九八X年X月X日 星期四 晴
友军的炮兵也开始陆续接防。
今天到二炮连去,路过友军刚刚接防的炮阵地,吃惊依旧不小。因为他们在构筑炮位时,远不象我们在地上挖个坑,将迫击炮的底座摔在坑里,而是挖个大坑,用混凝土将底座直接浇在上面。有点坚固阵地防御的味道。
我们刚接防时,炮兵多接的也是既设阵地,几乎没有什么想法,原套原还是野战阵地防御样式。后来炮打多了,底座移动,影响了射击精度,也只想到 了用木材打桩加固底座。为什么就没有想到用混凝土浇铸呢?这就不是装备是不是先进的问题了,恐怕还有个作战指导思想的问题。我们更多可能是受作战样式的束缚,拘泥于野战阵地防御。
昼情正常,阵地落弹137发。
夜情:
2205,634高地11号哨位敌2、3人偷袭,60迫击炮打击后,敌退。
2210,213号阵地10号哨位前有响声,60迫击炮打击后消失。
2230,203号阵地2号哨位前人爬动声,投弹后消失。
阵地落弹151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