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红红的木棉 |
||||
|
|||||
五、老兵新战友一日,一队汽车风尘仆仆地开进了营房,呼拉拉地倒下来了许多兵。我们去看,只见黑鸦鸦的一片,把团里的篮球场占满了。原来是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从26军补充来的老兵,听说他们都是写了申请书自愿要求到作战部队来的。一个部队有一个部队的传统,26军是原华野八纵,据说是三野的主力部队之一(后来的大裁军中,组建26集团军,保留了建制,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从那里充实一些战斗骨干到我们军,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军相对“守强攻弱”的传统(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权威),对提高部队战斗力是有好处的。 班里分来了三个老兵。一个叫苑XX,山东滕县(现滕州市)人,身高不到1米7,76年兵,会唱两句谁也不知唱的是什么的吕剧,在原部队是班长,所以当了第二班长,他执意要用冲锋枪,因此副班长只好用半自动。当晚点名,连长叫道“范XX”,迟疑了一秒钟,他答“到”。后来,在气氛好的时候,我与他开玩笑,叫他“老范”;一个名字忘了,江苏兴化人,1米65左右,76年兵,一说话,笑眯眯的,很是节俭;还有一个叫沈XX,江苏吴江县人,约1 米7左右,77年兵,苏南的人比较富裕,所以也比较狡,不高兴时会用上海话悄悄地骂人。这样,我们班的编制齐了。 这年,我们部队的人员组成有些特别:干部嘛,提了不少,但也整齐,不重复;士兵就不同了,一个班,有班长、第二班长、副班长、第二副班长,甚至还有第三班长┅这些都是当时特定的情况所决定的,弄得谁用什么武器都需要做工作。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班务会上,互相做了自我介绍后,我作了发言。“我们现在都是一个班的阶级兄弟了。有老部队的、有26军老大哥部队的、还有新战士;有四川人、山东人、江苏人、河南人以及广东人。我们要以老带新,搞好团结,取长补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心,完成党和祖国交给我们的战斗任务。班的建设搞得好不好,我的责任最大,《条例》中班长职责就有以身作则的要求,我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我班每个同志都各有优点,要互相学习。如:苑班长是老班长了,有经验、有能力,我要多向他学习┅┅” |
|||||
说明 | |||||
|
|||||
[Next]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