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1979


(19) 战场上的友情

人世间的情有親情,愛情,友情。

可战场上战友之间的感情却是一种需要用生与死來交換的感情。

諒山战役开始的第一天,那是1979年2月的27日。163师487团的任务是攻打扣马山及其前沿陣地,一营的二連负责攻打536高地。

这个高地位於扣马山主峰的东南侧,是一个可以俯瞰諒山北市区的制高點。

一营二連是我们团里的其中一个拳头連隊。这个連隊的前身就是紅軍长征時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的英雄連,當年杨得志就是红一团的团长。

英雄团里的英雄連好像理所當然的要在战場上打拚命的仗。

在这个敌我双方都在争夺的小高地上,炮弹片嘶叫着四处亂飛,子弹像蝗虫般乱跳,硝烟弥漫着整个536高地。

二連的卫生員呂志经已经是第四次从高地上把伤员抢救下來。

當他第五次爬上高地時, 吕志经看見他们連的机枪手李加兴被敌人的子弹打中,正好倒在敌人前沿的火力网下。呂志经沖前一看, 他發現鲜血从李加兴的伤口像喷泉一样地喷出來. 如果晚几分鐘,血就会流光。 本來最好是先把伤员撤离敌人的火力网,然后再进行抢救。但呂志经發現这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在敌人的火力网下撤离需要時間,但是李加兴的血已经流得差不多了。

于是吕志经决定冒险現場抢救,他一边用手紧压着伤员流血的动脉,一边用綳带给李加兴包扎。

这時,敌人的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右大腿,血頓時渗透了他的褲筒,但呂志经不但沒有给自己包扎,反而一边继续给伤员包扎, 一边用自己身体掩护伤员。

敌人第二颗子弹又打中了吕志经的右胯部,伤口有小杯子的口那么大,血开始噴出來,但是他还是咬实牙根, 继续给伤员包扎。

几分鐘后,敌人的第三颗子弹再次打中了他,这次是打中了他的腹部,他的腸子也被子弹冲出了半尺長。

接着第四颗子弹又擦伤了他的头部.

此时此刻,吕志经已经处于生死关头。

他可以自救,簡單的止血起码可以延续自己的生命。可是如果他一松手, 战友李加兴那动脉的伤口就会再度大量流血。

在这个严峻的生死关头, 吕志经选择了放弃自救,双手继续紧紧的压在战友李加兴的动脉伤口处。

李加兴后來活下來了,但卫生员吕志经却因为流血过多而牺牲了。

这種战場上战友之间的友情可都是用生命和鲜血換來的。

这些我们叫做过命之交




说明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