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还击战老兵回忆录之四

心动魄的十九天!——张福元

(参战单位:43军129师386团一营二连)

作者:燃烧的血.射天狼


(此篇原名129师参战老兵回忆,在本坛发表后,曾被各大网站转贴无数,此篇对一些地点和事件进行了进一步核实和充实,这是修整后的作品)

 

临战补充

 

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我是福州军区29军守备二师守备六团一营一连十班的副班长,当时驻在福建平潭岛上,执行海防任务。战前的二个多月,军委从各军区抽调战斗骨干补充到自卫反击战一线部队。我们这个班戴着大红花,全部被抽调补充到43军129师386团。

 

我们从平潭驻地前往43军参战部队的时候,记得那是一天的下午3时左右,驻地留守的战友和群众及当地领导象电影上看到的那样,为我们这些即将杀上沙场的干部战士披红戴花,敲锣打鼓。当时的心情如狼牙士五壮士一样,是一种悲壮和豪气在胸中激荡,感到很光荣。对面临的死亡考验也没有多少考虑,大家知道,中越关系从越南统一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后来愈演愈烈 ,再后来,大概在一九七八年后,就经常在报纸和广播中听到越南人打死打伤我边防战士和民兵群众,并把地雷埋进我国边境地区,炸死无辜边民。。。。。。。大家都怒火中烧,当听说有参战名额分到我们部队时,不敢说大家都写了血书要求参战,我们连起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是报名的。很多人都写了血书,要求参战,要狠揍越南鬼子,为牺牲的边防战友和边防民兵群众报仇。当时的情况就这样,也许你们今天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或感到好笑。但我们当初就是这么走上战场的。

 

但俗话说一头桔子树也没有个个甜。在我们乘上军列奔43军报道入编的过程中,也有怕死的。虽然几乎每个人都写了决心书,货很多人还写了血书,但有些人是被这种气氛感染或影响,也凑一下热闹免得给大家笑话,其实谁都怕死。我们连一起上前线的一个新兵,就在一个火车站换车时失踪了,至今也不知他的生死。但一二个怕死的人,也没有影响我们的斗志。其他部队是否有人开了小差,我不清楚,至少我们这一队,除了那个新兵,其他人都到达了目的地。当时,43军已经先行到达广西前线,我们到达广西贵县的一个部队营房临时驻扎,据说这个营房是原“塔山英雄团”的驻地,我们去时,早已人去楼空,他们可能先上一线了。这里有个补训团,我们这些从外地补充参战的部队和人员就先在这里补训整编;在补训团训练了五天,才坐上火车往43军报到。这年的春节。我们就是在去43军报道入编的火车上度过的。

 

在广西前线,我被编入43军129师386团一营二连。一起来的原29军的战友分得很散,各自分到其他单位。然后就是高强度的临战训练了。驻地离中越边境还有七八里地。

 

很快,作战命令和时间下来了,我们除了把自己的私人物品包好,写上地址,邮的邮,寄的寄,托的托,尽量不在身上留物品,把所有能装东西的口袋都尽量空出来用来装子弹和作战物资。我连衣服领子上都塞进一些子弹。其实后来发现这纯属战前紧张和多余;特别好笑的是,出发时,每人发干粮,是九块压缩饼干,老兵和干部说是三天的干粮,每天三块,一餐一块就行了。我们这些兵和大部分干部基本是农村里长大的,见的世面不多,大家都没有见过压缩饼干,只是听说过,这回发下来了,大都好奇,这饼干有种特殊的香味,忍不住背后偷偷地吃掉一块,越吃越香,后来又吃掉一块,仗还没打,我就快把一天的干粮给报销了。

 

后来,干部发现了,严令不许战前吃饼干,说干粮是重要的战斗物资,对胜利有重要保证,就象子弹一样,没打仗就不能乱打,谁要乱吃,就要当没开仗乱放枪一样处分,还吓唬我们说,我们团执行的可能是师里的穿插任务,要跑得快,打得狠 ,不恋战,而且没有后勤保障,弹药干粮全靠自带,如果到时缺粮跑不快,掉了队,当了俘虏,影响全团,后果自负!说得很多人张着大嘴咽不下去。可我发现其实很多人都在偷吃,有人说,谁知道过了越南还能活几天,说不定一过河就牺牲了,别连压缩饼干都没尝过。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早晨五点半,战斗就要打响,我们提前到达了出发地点。

 

广西边境,忍无可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终于开始了,顿时,万炮齐轰,枪声密密麻麻的打得听不出点,就下雨加刮风一样,哗哗的响;火箭炮弹拖着尾巴“秀秀”地叫着从头顶飞向越南的军事目标,对岸炮弹爆炸发出巨大声响和光亮,被炸起的物品满天飞舞,整个大地都在颤抖着,中越边界一片通红。尤其是河水,象洗了红纸一样,泛着红光,炮弹爆炸时被一闪一闪的,非常壮观。

 

看着这从未见过的场面和阵势,我们一边有点解气,一边却都有些紧张和激动,毕竟是第一次参战。马上就要冲进越南了,对面越南人到底在干什么,是我死,还是他亡,他们准备的火力如何?看着兄弟部队的战友已经从我们身边经过,投入到了血与火的战场,我们却还没有接到进攻的命令,心里面翻江倒海。

 

初战三叉口

 

我们团是开战的当天下午从广西水口关越过边界进入越南的。总体上我们的任务是配合合围高平的部队打穿插。主攻高平的是41和42军。我们43军抽调129师协助这个方向的进攻。而我们43军的另二个师:127和128师则协助进攻谅山。进入越南后,看到路边的房子都有被炮火和火烧过的痕迹,一些房子还在冒着烟。

 

第二天一早,攻击的炮火一延伸,我们部队向进入越南最先遇到的一个山凹展开进攻。在这个山凹口,我们别无它路,只好强攻,便主动出击,二营于是与敌人接上了火。经过一场战斗,攻下了这个山凹。到了下午,我们团全部顺利地通过了山凹口。

 

经过了山凹口,前面又碰到一个叉口,这是一个三叉口,路口的形状象一个葫芦口,外小内大,三条路汇集在一起,越军在这个路口两边的山上部署了兵力把。其实那天天未亮,我们的侦察部队先到此地,本来作为我们打穿插的部队是要尽量避免与敌纠缠,尽快插到预定位置----四号公路,但敌人也不是傻瓜,对于主要的支撑点和有利地形都分兵把守着,到了三叉口也一样,与敌人对口令时就交上火了,我们不知这地方有多少敌人,一片枪炮声中,大家都呆在原地待命,我的位置在团的前卫,说来不好意思,其实山上大约只有越军一个排,可我们一个团的部队竟在这被堵得不能动弹。可见当初对越作战,我们面对复杂的战争环境和形势,确实有几天打得很乱。因为在越北这种地形上,山高林密,一片云雾,看不清山头洞穴,几个人跑来跑去东打几枪,西打几枪,让你摸不着头脑。还以为有很多敌人在前面阻击。

 

冲过山凹口不久,我们排就接到命令准备攻击这个三叉口。我们当时的装备是这样:步枪手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一支,200发子弹,冲锋枪手加100发子弹,四枚手榴弹,外加洋镐洋锹各一把;此外还有水壶挎包,除了枪和手榴弹及子弹外,每人还加一个炸药包;如果没配炸药包的,就配一支爆破筒;班里还配有一挺机枪和一支四零火箭筒。机枪战斗携弹500发,四零火箭筒配火箭弹6发。

 

全排全副武装奔向预定攻击地,在公路的拐弯处,突然看见原来29军一齐补充43军的同班战友小蔡在路边!我们在补训团5天补训结束后,就分开了。他坐在路边的地上,满脸泥土,全身也沾满了泥浆,一脸的沮丧。在即将发起攻击的战场上看见分别一阵的同班战友,我很惊喜,又感到很奇怪,问道:

 

“小蔡,你怎么在这?”

 

小蔡看见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他说:

 

“是你呀,副班长,唉,别说了,我受伤了,我们一个班全完了。”

 

小蔡一边说一边指着后面山凹口说:

 

“打那个山凹口时,我们班奉命攻击,就在前面的山头,我们先赶了一大群羊向上走,用来踏地雷,我们班就跟在后面,可他XX的,不知怎么回事,那羊绊着了连环地雷阵,把我们后面的人也一块炸了,全班死得死,伤的伤,都完了。。。。。。”

 

我问:“那你又怎么没炸着?”

 

小蔡说:“我刚好被一条藤绊倒,一倒下,那地雷就炸了,脚也受伤了。你们要小心。他们连水沟里都埋有地雷。”他伸伸腿,我看见他腿上绑着急救包。

 

还没等我们多问,攻击的命令就来了,全排立即向山上发起攻击,也许是地雷都被前面的战友踏完或给炮火引爆了,我们攻击时没有遇到多少地雷。那时是下午,离天黑还有几个小时,能见度很好,在搜索中,渐渐发现了一些敌人的火力点,一会儿有战友说:那边有人,一会儿又听到另一边的战友喊;那边有敌人。一般一发现有风吹草动,我们的火箭筒就先打上一发。因为山高林密,草很多,枪除了壮胆,几乎没有作用,因为你无法精确的发现射击目标。只好靠火箭弹和无后座力炮先轰击,如果轰击后有敌人转移和逃窜,我们再密集射击。

 

我和我班的战友刚冲到一个陡坡下,就听到前面战友大叫卧倒。原来是敌人的一个暗堡正用机枪向我们扫射。前面的战友都卧倒了,我们跟在后面,便立即就地寻找掩蔽物。我看见一个大石头,便带着几个人想躲在石头后面,可过去一看,那里已有有好几个战友藏在后面了。我们无法挤进去了,这时情况很危急,子弹冲着我们疯狂地追扫着,前进不能,后退也不行,旁边的大石头又有人先占了,只有二米外有一个水坑,我一恨心,心想,站起死,跳也死,不如跳下水坑,可谁知道水坑里有没有地雷。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我先跳了下去,跳下去后没有爆炸,心才放了下来,几个战友见我没事,也一齐跳了进来。

 

接着,趴在前面地上的火箭筒手便先向越军的暗堡发射四0火箭弹,只见火箭筒屁股喷出一团火光,接着才听到轰的一声巨响,随着火箭弹击中目标发出的巨响,我就感到脸上一麻,大叫起来“哎呀”,原来是火箭筒离我太近,那尾喷口喷出的火焰喷到我脸上,我的脸立即象被千万把小刀割破一样,双眼一片漆黑,立即看不见了。心想,糟了,这回眼肯定被打瞎了;我这一声惊叫,可把大家吓坏了,战友都以为我中弹了,都转过头来看我。问,怎么了,怎么了,副班长,你受伤了?我双手把脸一抹,脸上黑黑的抹了一手黑烟,却没有血,眼睛先是金星乱舞,眼泪真流,没多久渐渐的能睁开了,这时我心里好受了些,就势用水坑里的水洗干净了脸,发现没多大问题,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说明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