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乐园4


哨位

  这是个极普通的哨位,在我们的阵地每个人都在这个哨位担任过警戒。它是一个天然的掩体,它的背后是直立的峭壁,左右和前面是丛竹的大石坑。

  在刚到阵地的时候,大家的神经是高度紧张的,按规定每班岗2个人,2小时一个班。但一般是从晚上到早晨一班到底。一方面,回去也睡不着,还不如在这个石坑里安全;另一方面,实在是没有胆量回去换岗(倒不绝对是胆小,只是刚上阵地摸不着头脑,减少活动目标,防止越军特工的袭击)。

  在这里放哨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大都是北方人,没有在亚热带丛林生活的经验。危险是一方面,但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蚊虫的袭扰,由于刚到阵地没有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一夜下来,脸上、手上全是被蚊虫叮咬的大包,要不是认真辨认,还真不知道是谁。更有甚者,有时会有蛇从一个裤管钻进去,从另一个裤管钻出来(要不是扎着武装带也许会从脖子里钻出来),胆小的会被吓个半死,胆大的也会被吓的尿了裤子。还有些淘气的小虫子会毫不客气的咬伤你的“小弟弟”,痛痒难忍。后来,大家每次站岗,都要穿上特制的防蚊服、雨鞋并扎紧裤角,这样虽然有点闷,但心里踏实。

上甘岭之路

  这里的“上甘岭”并不是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是云南老山前线的“八十年代上甘岭”,至于为什么以此命名,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到。在下一篇的“上甘岭主峰”中我将详细介绍。

  “上甘岭之路”,原系泥土路,从山下到山顶要四五个小时,赶上雨天就更不用说了,多次发生因路滑掉入雷区的伤亡事件。这条路还是越军的捕俘地,直到我们来到这里,还处处可见“进入被俘区,时刻要小心的牌子”,在这里曾发生过我方官兵被俘的事件。这些我也是听“前辈”们说的。

  1986年7月1日至8月30日,红军师金刚团一营官兵利用作战间隙,在极其艰苦的重要条件下,出动劳动力6500个,用肩扛背驼,将525吨水,163立方砂子,256立方石子和105吨水泥,从山脚逐步背上山顶,修建了这条全长4568米,1000级台阶,途经三亭、二碑、一洞的“上甘岭之路”。  

上甘岭主峰

  老山战场上的“上甘岭”和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一样,都是因为缺乏“水”。曾经有篇文章是专门描写80年代上甘岭的(没找到,找到一定奉献给大家)。“前辈”们在这个高地的生活用水,是靠军工(以前是民兵,后来改为野战部队)冒着炮火用水袋、塑料桶从山下背上去的。当时每人的供水量不超过500ML。雨季时日子还好过一点,可以用雨水洗澡,用塑料布接雨水喝(听说有一次下大雨,有个战士在猫耳洞外洗雨水浴被敌人KILL了。为此,部队专门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在洞外洗淋浴)。到了旱季,靠500ML水,只能维护生命,所以我们的将士平时要靠舔露水、嚼野草补充身体水份,防止虚脱。洗澡、洗脸,如果没有老天帮忙,绝对是奢望。

  后来,铺设了输水管道(好像是用输油设备),用柱塞式高压泵(听说是)将水从山下挤到山顶,解决了“上甘岭主峰”的用水问题。但如果水泵坏了,或是管道被炸,官兵们还是要背的......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上甘岭主峰”不是我们的防地,当时到这里去是违反纪律的,领导知道了决饶不了我。

与莽为伴

  这是我们在前线时某指挥所所在地。这个指挥所安扎在一个天然的“C”字形山洞里,洞的北侧中间敞着一条东西方向宽约1.5米,十几米长的缝隙。指挥所内有某中队指挥长和几个通信、标图兵,均无吸烟的嗜好(因为某长不吸烟)。也许是没人吸烟的缘故,洞内常有一条小碗口粗的草莽在石壁与防潮布之间游来游去,很是悠闲。我对这种爬行动物没什么好感(我只是怕它),曾亲眼见它将一只獾活生生的吞了下去。

  我曾建议他们采取措施将它轰走,免的有一天伤了人。他们说只要它在老鼠就不敢来捣乱,即使是让它咬一口也比老鼠天天袭扰要好的多。就这样,大家朝夕相处了整整一年,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从此可见,人与动物之间没有天生的对头,只是沟通交流的形式不同,任何动物之间都有可能成为朋友,也可能成为对手,就象中越关系一样。

木 瓜

  对猫洞人来说,能吃上水果简直是一种奢望。我刚上阵地的那天,首先将照相机镜头对准的是这棵木瓜树,并让一同来的一位干事给我拍片子,毫不客气地摘下一颗,用匕首切开,挑出杏黄色的瓜肉偿了一口,实在不好吃,面乎乎的一股土星味,顺手扔掉了。周围的战士看着眼都直了,并流露出气愤的表情。后来我才知道,阵地上有条纪律,这棵唯一的木瓜树的果实是用来招待客人和为大家解馋的,不允许任何人私自采摘。我只所以当时如此践踏,大家并没有说什么,是因为我是刚从机关下来的,是客人。但当我住进猫耳洞,成为这里的主人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它的珍贵。我第二次吃到木瓜是首都慰问团来的时候,我分到了一小块,吃腻了压缩干粮和罐头食品的我,真正体会到了“水果”的清香,也是大大的解了馋。

   被猫耳洞人视为珍品的木瓜,为什么没有成为市场上的流行水果呢?我想并不是少,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并不好吃,实在的不好吃。时隔13年,也不知那棵木瓜树还在不在。我真想去一趟老山,去看看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看我那些留在红土地上永远回不了家的老乡们,再去偿一偿长在我猫耳洞旁的木瓜。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