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红红的木棉 |
||||
|
|||||
十一、潜伏汽车穿梭在山林间的一条土公路上,拉着我们一路前行,卷起阵阵尘土,像一股黄龙。前面看不见车队的头,后面看不见车队的尾。大家都坐在车上任其颠簸,默不作声。天大放亮了,看见公路两边山高林密,杳无人烟,这条公路是抗美援越时修的一条专门运送援越物资的军用专线。 车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停了下来。命令我们下车,继续前进。说敌人就在前面,注意隐蔽。走了一阵,又停了下来,接着命令:上山。 在山坡上按照指定的位置休息。从挂包里摸出地图,怎么也找不到我们走的这条公路,当然,一比几百万分之一的地图怎么会这么详细呢?我当时估计,可能在峙浪附近(因为地图上只能找到这个地点),实际上我们在峙浪以东直线约10多公里处,也就是当年整个战线有一定规模作战的最东翼。 排长从营里开会回来通报了敌情:我们前面是越军338师460团的两个营,这伙敌人非常凶悍,边防部队的两个连已经抵挡不住了,敌军沿着公路犯入我境内数公里,我们现在仍在我国境内。这个地方叫板烂,在宁明县桐棉公社区域内,我们暂时不去谅山了,就在这里打击敌人。前面有边防20连和21连(这两个连分别有“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梁英瑞和“活着的黄继光”杨朝芬),他们在前边给我们指路,根据广州军区前指的命令,战斗明天开始。 用树枝和草叶做了一个伪装帽戴在军帽上,一看,还蛮像那么回事。 天黑了,正前方山林出现一片火光。是越军在放火烧林?还是边防部队在放火烧山?命令下来了:前进。 我们一路纵队向前摸索着行进。连里炮排的火箭筒配置给了每一个战斗班,配给我班的是炮二班的第二班长和那个胆小鬼刘某,我心中一阵不舒服。排长还专门对我交待:你要看好他哟!我让他们跟着我,也是我们火力组的成员嘛。除了全副武装外,一个排还多带子弹和手榴弹各一箱,踉踉跄跄,好不费力,后来谁也不愿再扛它们了。“怎么办?”排长问道。我建议“分”。一排人,一人抓一点。我又抓了两把子弹和两枚手榴弹放在挂包里。 继续在山上爬行着前进,离火光越来越近了,在一山梁处,停了下来。命令:就地隐蔽。这是大战前的潜伏吗?脑海里闪现出电影里的情景:我军潜伏在敌军阵前,等到炮击一过,冲锋号一吹,冲向前去消灭敌人。现实跟电影里的表演是一样吗?我们谁也不知道。 不敢咳嗽,不敢抽烟,不敢发出一点声响。敌人就在眼前,暴露无疑就意味着死亡。大战前总是异常的宁静,只有山风呼呼的吹着和前方的火光。 越来越冷了。我找到一处洼地,抱了些树枝、小草什么的,爬在了那里,等待着天亮,心里紧张得什么似的。挂包里的面饼,已经被子弹和手榴弹挤成了粉末,抓了一把,放在嘴里,摸出那块腊肉咬了一口,又咸又硬,喝一口水,松驰一下紧绷的神经。好冷呀!南国热带怎么这么冷呢?其实气温真的在10度左右。机枪副手总想靠近我,也难怪,新兵嘛,肯定比我还害怕,靠近班长,也是对班长的信任嘛。我小声对他说道:多找些干草和树枝来。一会儿,找来了不少,我抱了些,胡乱裹在身上,御御寒。抱着枪,爬在地上,想什么呢?好像什么也想不起来。该死的磕睡又来了,迷迷糊糊,好像又回到了家里,躺在温暖的被窝里面,母亲又来给我掖被角了……唉呀!好冷!不行!不能睡!战斗即将开始,要作好准备…… |
|||||
说明 | |||||
|
|||||
[Next]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