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红红的木棉 |
||||
|
|||||
八、开拔2月17日,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战斗打响了。 我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军实施了打击。广西方面,包围了越军346师;云南方面,包围了越军345师。 “围而不打,就是要务求全歼,我军的传统就有‘围点打援'的战术。”在团篮球场上召开的全团班以上指战员会上,团长激扬地讲评着战况。团长叫毛XX,东北人,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兵。听说当过高岗的警卫员,“学了一身坏脾气”我当新兵时的老排长说过。 “东从友谊关,西到红河口。我用标尺卡了一下,600多公里呀!这么宽广的战线,我军全面推进,做了这么一个态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又是一次大兵团作战,这是自抗美援朝以来,从未有过的大的战役。”毛团长手舞足蹈地对我们讲述着。末了,还不忘进行动员,“这是中央军委的‘牛刀杀鸡’战术。我看什么武元甲,我们要打得他丢盔卸甲;什么文进勇,我们要叫他彻底丧勇。各营、连回去做好准备。” 每天两次的战况通报都要层层传达到班。我们作好了一切准备,随时等待着出发。连里布置:一排主攻、二排助攻、三排预备队;排里也定:七班主攻、八班助攻、九班预备队;班里亦然:我带机枪组成火力组、苑班长与沈XX和吴XX为爆破一组、副班长和老兵及张XX(小豆豆)为爆破二组。时间就这样在等待中流逝,战斗都已经打响了,可我们还在营房里集结待命。想着兄弟部队已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想着13军的弟兄们已经上去了,我有些坐不住了。不过,这场战争到底要打多久,要打到什么地方,我们都不得而知。我只是感觉到上得越晚,可能会穿插得越深。因此,要做好应付残酷战斗的准备。 2月19日,在战争打响后的第三天,排长突然过来对我说,马上要出发了,调沈XX跟着他,当他的通讯员。沈高兴得要命。排长没有通讯员的编制,这样随意调人,打乱了我班的建制,影响我班的战斗力。好像每一个排长都这样,为什么上级不制止呢?无奈,与第二班长商量后,改三组为爆破一组,只得放人。这样,我们班只有八个人了。晚饭后,登上了军区派来的汽车,我们出发了。连队要求,尽量精简携带物品,不必要的一律不带。还说部队要换代号,注意保密。我带了一本残缺不全的中国分省地图,我从小就比较喜欢地理,看小说都爱翻翻地图,当然,那也太粗略了,只能推测一个大方向。一人发了一小块腊肉,几个面饼,说是在路上充饥的干粮。 留守人员都来送我们了。炮二连的张明成了留守人员,我看见了他,向他挥了挥手,心里挺复杂的。 “再见了!营房;再见了!三道门。今方离去,他日不知能否完好的活着回来!” 这么大的一个车队穿越城区,自然引起人们的注意,加上报纸、广播也早已有了打仗的报道,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市民们纷纷的在路边驻步观望着,仿佛是在为我们送行。有一个小女孩,约5、6岁,从人行道上的花台跳下公路,看着我们的车队,惊喜万分,转过头去,对她的父母叫道“好多解放军哟!起码一个军┅┅” 汽车把我们送到了成都东站,登上了东去的军列。除了一节给指挥部用的普客外,全是“闷罐车”。车上铺了两排草席,我们依次而列,一个步兵连约需用两节车厢。 怎么向东呢?不是去云南吗?至此,我们仍不知道我们的行程。 凌晨1时许,列车出发了。 |
|||||
说明 | |||||
|
|||||
[Next]
|
|||||
![]() |
![]() |
![]() |
![]() |
![]() |
![]() |